在美國大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都有這種經歷,出門買包煙或買盒奶都得把車開上,因為離家最近的便利店也有可能在5公里以外。上下班的交通就更不用說了,驅車半個小時是常態(tài)。
相比起來,國內的生活半徑就小得多,孩子都能去打醬油,公交地鐵也是大多數(shù)人首選的日常交通工具。不是沒車可開,而是不想染上路怒癥。
不過,正因為公共交通服務的是公眾,它的搭乘站點就不可能設在你我的家門口。從每個人的出發(fā)點或目的地,到公共交通搭乘點之間的這段距離,就是交通規(guī)劃中一直面臨的最后一英里這個難題。
最后一英里這個概念來源于電信產業(yè)抵達終端用戶的最后一段網(wǎng)絡,后來被引申用于物流管理和交通規(guī)劃。供應鏈的最后投遞環(huán)節(jié)消耗可以占到運輸總成本的28%,亞馬遜研發(fā)無人機,要解決的也是最后一英里這個難題。只不過亞馬遜投遞的是包裹,不是活生生的人。
大活人想去搭乘公共交通,不外乎這幾種方式:步行、單車、接駁巴士、轎車。500米是個讓人感覺舒適的步行距離,2-3公里單車可以輕松搞定。距離再遠點,不管用哪種方式去到搭乘點,出行已經毫無樂趣了。
用無人機把自己飛過去,意淫一下還可以。土豪到有直升機,找個降落的地方也是麻煩。短途通勤,智能平衡車倒是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。